海宁盐官旅游度假区
嘉兴嘉兴市海宁市盐官镇
海宁盐官旅游度假区
嘉兴嘉兴市海宁市盐官镇
70人已购买 0条评论
金庸书院座落于海宁盐官古镇的海神庙西南,参照古城内原有建于清嘉庆年间的安澜书院之建筑格局设计建造,分东、中、西三路。东路为引导、居住空间,是休憩之所;中路为主体空间,有讲学、展示和藏书三大功能;西路为接待、服务空间,是游赏佳处。书院较为全面地展示了金庸先生的学术成就,并将成为研究和弘扬金庸武侠文学的重要场所,以及金庸先生回乡讲学、传播学术思想的圣地。
观潮胜地公园位于海宁西南部海宁盐官旅游度假区,南临钱塘江,北靠杭金公路。公园为东西向狭长地形,全长1360米,总占地16.24公顷。抗战前,海塘一带已有海滨公园,1994年起,重建海滨“观潮胜地公园”。它是天下奇观“一线潮”的最佳观赏点。海宁天天可观潮,盐官月月有大潮,每月农历初一至初六,十五至二十均为大潮日,全年有150多个观潮佳日。公园内鱼鳞石塘、2座观潮楼、6个观潮台是天下奇观海宁潮的最佳观赏点;拥有明代占鳌塔、小普陀寺、乾隆手植古朴、史量才纪念碑、镇海铁牛雕塑等景点。白石坛广场集大型节庆活动、游览观赏、文艺表演、休闲娱乐于一体,是公园的标志性景观,也是一年一度的国际钱江(海宁)观潮节的举办地;树木摇曳,石椅长廊,亭台楼阁,曲径小道,别有风情;是“浙江省十佳美景乐园”之一。
孔庙学宫位于浙江省嘉兴市海宁市环城南路147号附近,是个休闲放松的好去处。
陈阁老宅座落于宰相府第风情街,主人陈元龙位高权重,贵为雍正朝文渊阁大学士,世称相国(宰相),明、清两代相国(宰相)又称阁老,故其故宅民间俗呼“陈阁老宅”。
陈阁老宅的大门,北向临河,气势森严,而走进大门内所见的建筑,皆倒置为南向。东路第一进是陈氏家族祭祖的祠堂。寝楼前划有高墙如屏,今墙圮未复,可见小厅三间,院子里有一棵六百多年的古银杏树,高大粗壮,四季长青。
宅内另有“陈家三宝”,即享誉书法界的明代陈氏法帖碑刻、雍正帝御赐的“躬劳著训”九龙原匾、青春依旧的古罗汉松,让人留连忘返。更有乾隆六下江南四驻海宁的史实和与乾隆身世之谜的民间传说。
盐官潮乐之城地处长三角腹地--浙江海宁,区域优越交通便捷,被誉为“杭州的前庭,上海的后院,中国的后花园,世界的观潮地”。盐官潮乐之城依托盐官独特优势资源和城治格局,坚持保护与开发结合,保留了明清、民国等古建遗迹并融入现代设计等多元城市景观,拥有江南水乡所不具备的大开大合和皇家气质。盐官潮乐之城以“潮流的音乐生活美学”为总体定位,是融合自然生态、历史人文、旅游度假、地方产业于一体的音乐文化主题式的国际旅游度假区
海宁盐官旅游度假区位于海宁盐官镇钱塘江畔,景区大致可分为盐官古镇和观潮胜地公园两部分,来到盐官的游客大多是冲着钱塘潮而来,潮水一般是下午,因此上午等潮水的时候正好在古镇逛逛。若只是在古镇逛逛,不进宅院便不用购票,若要去观潮胜地公园看潮水,可单买公园门票,也可直接购买景区联票。从游客服务中心进入景区,从春熙门往里走,联票中的收费景点大多集中在这里,步行距离很近。除了这些景点,值得一看的还有春熙路上的海神庙,关于海神庙的传说很多,让人印象深刻的要数梁柱上的彩绘,门口的石狮子也是古物,金庸书院也在它附近,“飞雪连天射白鹿,笑书神侠倚碧鸳”一首诗句,完整地记录了金庸先生的15部作品,书院也是金庸先生亲自参加奠基建设,建筑和布展体现了侠士的情怀。甬道壁画品武侠,书剑堂上话江湖,藏书楼里读金庸,望云亭上看风云。另一个收费景点王国维故居离其它景点略远,是学术界的知识探索之地。故居是王国维九岁时,其父亲王乃誉所建,当时名为“娱庐”,“国学大师”王国维在此度过了青少年时代的十二个春秋,后仍每年回来小住,王国维称其为“西城小屋”。里面陈列了一些王国维的生平资料,位置不太好找。另外,还有不能错过的就是孔庙学宫,它占地12800多平方米。可分为前导、左学、右庙等三部分。前导部分包括照壁、泮池、魁星阁、节孝祠等;左学部分包括儒学门、仪门、明伦堂、敬一亭和尊经阁等,右庙部分包括棂星门、大成门、大成殿和崇圣祠等。这里是儒家学术和古代教育的重要展示地,同时也结合了海宁地方文化的展示。在人民路口左转,走到尽头便是观潮胜地公园,公园里有好几处观潮点,还有占鳌塔、观潮台之类的古迹和一些展览。钱塘江观潮的习俗至今已有两千多年历史,如今大缺口、盐官和老盐仓三个观潮点尤为著名。观潮胜地公园是看“一线潮”的好去处,平常每月农历初一、十五左右,潮头会在这里呈一道白色水线,以惊人的速度奔向堤岸。随着白线的逐渐升高,潮头好像一排锐不可当的白墙,气势磅礴非常好看。尤其是在农历八月十八观潮节时,来此观潮的人潮一点也不输给江潮,此时公园门票和周边的住宿不仅价格疯涨,而且供不应求。每天潮汛的具体时间不太一样,建议行前咨询景区,或者直接问问景区周边的小商贩。景区内的乾隆酒楼、元龙食府可以用餐。
海神庙又称为“庙宫”,神庙建于清雍正八年,耗银10万两,其结构仿故宮太和殿,故有“银銮殿”之称。是江南稀有的古典宮殿式建筑。曾一度毁于兵火,光绪十一年重建。现仅保存庆成桥、大门、正殿、石坊、石狮、御碑亭等。
海神庙占地40亩,规模宏阔,建筑布局严谨。主要建筑分布在三条轴线上,主轴线依次有庆成桥、仪门、大门、正殿、御碑亭、寝殿。仪门前广场两侧分别建有一座汉白玉牌坊。正殿为五开间歇山顶建筑,下部是汉白玉台基,左右配殿以历代潮神水神从祀。左轴线为天后宫;右轴线为风神殿、水仙阁等。咸丰十一年,部分建筑毁于兵火,光绪十一年重修。现尚存庆成桥、仪门、正殿、汉白玉石坊、御碑等。